互动课堂第57期:关于热虹吸重沸器的讨论

 

【学者1】

有个问题,为什么热虹吸重沸器壳层出口是分两股出来并成一股回到塔底的?

【学者2】

两股气,回去一股液,我自己的看法是:书上说热虹吸重沸器没有气化空间,不能气液分离,按这样来说,出去也是气液混合式吧,怎么做到两股气并成一股液。

【学者2】

回去气少了,体积小了。

【学者4】

热虹吸重沸器是一个压力平衡过程,返回管应该气体夹带少量液体,返回两根管线是减少气化部分在壳体里的流动阻力,整个来回线路和重沸器全部回路尽力减少流动阻力才更有效提高重沸器效率,我认为也可以两根管各自单独进塔,也可以合并─根线进塔,是工程设计问题,也考虑检修,外在美观等因素吧。

【学者1】

谢谢,学习了。

【学者4】

能够提出很多问题就很不得了了!

【学者1】

进厂时间短,很多知识点都不了解,各位师傅大师们学习请教。

【学者4】

上述是我自己理解,不一定对,仅供参考吧。

【学者5】

催化原料油四组分中,饱和烃增大,会导致催化富气量有较大的上涨吗?例如,饱和烃从65增大到80。

【学者3】

你看的书是对的,热虹吸效应两股合成一股主要是为了使上升的气相有缓冲作用,如果没有缓冲,直接进入很容易造成雾沫夹带,这个热虹吸式再沸器出口并不是纯气相,他是两相流,气相大约在三分之-左右。

【学者3】

这个再沸器的安装高度必须在塔釜液位以下,只有在塔底物料完全浸没塔底再沸器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最大气化效果。

【学者3】

如果这个安装高度有问题,略高,这个分馏效果只会呈波浪趋势,分离不出来。

【学者3】

又因为运动粘度问题,0.5平方米每秒为界限,高于的就是立式的设计,低于这个就是卧式再沸器只有体积变大了,才产生虹吸原理,因为密大的往密度小的地方扩散,从而形成自动力,加热只会让分子间隙扩大,所以这个设计就是按照这个原理弄的。

【学者3】

一般越正规的装置, 在热虹吸式再沸器进料管,还有出口线,气液两相流返塔位置都有温度灵敏板设计的,这个设计就是为了方便的判断质情况。

 

【学者3】

真正操作的时候,看再沸器进口管线的这个更准确一些。

【学者5】

有道理。

【学者3】

不过投用这玩意儿,最闹心的是出现管程的蒸气被液封,这个时候就得多看看疏水阀或者开疏水阀旁路了,明白这个大体思路就没问题了。

【学者5】

多发表观点,多讨论,大家相互学习,催化太多未知领域。

【学者3】

你们发催化的我不懂,不过设备我比较明白,最起码我不会骗你们。

【学者1】

我有不少设备方面问题不懂,到时候再请教大师,事故处理和问题判断是难点。

【学者3】

主要是催化没干过啊,原本想好好学习催化来着,这个地炼的原油份额给了裕隆岛,结果还没等去学习,重催就拆了。

【学者1】

这个出口管线二合一, 其中是因为如果只是一个出口,线速大,容易夹带,设置两个缓冲一下是吗?

【学者3】

二合一的时候都有变径的。

【学者1】

还有就是卧式和立式的选择原则还不是很清楚。

【学者3】

根据粘度划分的,如果非得想要带气液分离的只有釜式再沸器了。

【学者1】

粘度大小为什么会影响立式还是卧式的选择呀!

【学者3】

再沸器种类很多的,只是比较常见的是热虹吸式,这个要根据介质,来弄,催化上的一般也就是分离液化气的,根据气化的量,气大的就是卧式,小的就是立式。

【学者3】

你就可以在脑海里模拟出一个装置的3D动态图,很多都可以推敲的,其实化工就是玩设备,设备工艺不分家,单纯的只想干个操作工混日子很容易的,学精了啥装置都好使。

【学者1】

我还在努力学习阶段,希望以后可以有这样能力。


本篇文章来源于 催化人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